-
山孩子毕业就跑路”——这句土话在家长群里刷屏。
网友@老钢都吐槽:“我姐家娃985硕士,去年回鞍面试,HR张嘴三千八,转身签了成都芯片厂,年薪28万,机票都报销。
”评论区里一排“同款”:@矿山子弟补刀,“我班42人,留鞍3个,一个考公,两个接班。
”
数据更扎心:市人社局刚晒的2023账本,本地高校返乡率38.5%,比2021年又掉4.2个百分点;成渝、武汉新圈走了17%的“东北小土豆”。
有人喊“给钱!
”——钢都英才计划最高补15万,可一年只拉回83人,连一个教学楼都没坐满。
为啥脚投票?
鞍山第三产业只占42%,数字经济岗位量只有深圳八分之一;应届生均价3860,深圳7850,差出一张返乡机票钱。
配套也尴尬:62%受访学生吐槽好学校好医院太少,城市书房、Livehouse更是“稀有动物”。
好消息是,城南5个高端装备、新材料产业园已动工;2024年两家三甲新院区交付,城市书房要开到社区门口;补贴政策正扩面到普本,校企订单班已签首批200人。
能不能把“跑路”变“回路”,就看钢都下一轮炉火能不能烧出新花样。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