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哥show世界
辽宁鞍山,老工人李顺山干了一辈子采矿,今年初他下岗,原因不是矿关了,而是矿太深,机器下不去,人也下不来,他苦笑说:“打了一辈子铁,铁还没打完,人先熬不住了。”
辽宁鞍山,这个曾经被称为新中国钢铁工业老家的地方,现在碰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——“铁矿到底还能不能继续挖”。老矿工李顺山没了工作,不是因为矿没了,而是因为矿挖得太深了,人下不去,连机器都难搞定。
李顺山在南芬矿区挖矿挖了三十多年,没想到今年年初就收到了失业的消息。矿没挖空,但越挖越深,有的地方都挖到地下两千米了。以前靠人力、卡车就行,现在得靠隧道掘进机、无人驾驶车,还得用上地质雷达来探路。问题是,这些设备贵、修起来也贵,技术还要求高,企业负担不起,矿工也跟不上节奏。像李顺山这样的老矿工,一辈子在井下靠力气和经验,现在却被时代给甩在后面了。他苦笑说:“打了一辈子铁,铁还没打完,自己先撑不住了。”
辽宁的铁矿储量全国第一,查明的资源有39亿多吨,占了全国的近四分之一。但这些矿大多都埋得很深,质量也不好,平均品位不到30%。浅层的好矿几十年前就挖得差不多了,剩下的都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本溪、鞍山、冀东等地的矿区,现在都碰到了同样的麻烦:矿还在,但人挖不动了。技术革新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。辽宁正在大力搞“深地工程”,想摸清地下2000米深的地方有啥宝贝。像鞍钢、本钢这些大企业呢,也在试着用无人驾驶运货、低碳炼钢、追踪碳排放这些新招儿,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,也不耽误生产。不过,这些都得花大钱,还得等上好一阵子才能见效。
像李顺山这样的老矿工越来越少了。以后啊,辽宁要是还想当钢铁大省的老大,光靠地下有多少矿可不行,关键得看能不能靠技术、资金和政策,把这些矿安全、快速地挖出来,还得环保。

